◎身為穆拉汶斯基(Evgeni Mravinsky)、史瓦洛夫斯基(Hans Swarowsky)和卡拉揚三人的高徒,楊頌斯是少數結合二戰前東西方兩大指揮學派的大師
◎楊頌斯正值指揮生涯的最巔峰,歐洲各大樂團為他釋出首席指揮的職位,是他指揮技藝的肯定
◎專輯錄音為2009年三月十六日琉森藝術與文化會堂的現場演出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2008年由湯姆克魯斯主演的暢銷電影「行動代碼:華爾奇麗雅」,因為本地片商翻譯的問題,並沒有理解到,華爾奇麗亞其實就是取自華格納歌劇「女武神」的英譯(德文:Walkure,英文:Valkyrie)。華格納的音樂不管在德國或美國,都是主流文化的核心元素,幾乎很少有人不曾聽過他的音樂片段,許多電影都會一再引用這些音樂。華格納是希特勒最常聽的音樂,這裡面或許有他反猶太人的情感投射(因為華格納也反猶太),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則因為華格納音樂中有一種結合德國人深層民族認同和將音樂、戲劇等多元文化結合的菁英文化特質,這是自視甚高的德國人心目中完美的藝術種類,被華格納稱之為Gesamtkunstwerk。也因此,要理解以德國為中心幅射發散而成的歐美文化主流,就不能錯過華格納和其音樂。
作為偉大俄國指揮家阿維.楊頌斯(Arvid Jasons)之子,指揮家楊頌斯來到西方發展,感覺不過一、二十載,他的錄音也才剛從享譽國際、好評不斷的柴可夫斯基交響曲全集、經歷了蕭士塔高維契交響曲全集,轉眼間,他已邁入六十六歲,身體狀況不佳的他在舞台上下(他在九六年就因心臟病發在指揮當中倒地不起差點過世)。身為穆拉汶斯基(Evgeni Mravinsky)、史瓦洛夫斯基(Hans Swarowsky)和卡拉揚三人的高徒,楊頌斯是少數結合二戰前東西方兩大指揮學派的大師,但他的崛起卻非常的平凡,不像許多同輩指揮家那樣的驚天動地。三十六歲才來到西方,從奧斯陸愛樂開始耕耘,他用二十年時間將這個地方性樂團逐漸建立成國際知名的大型樂團,二零零三年接了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每年以十個禮拜的時間來訓練該團,預計將會在該團待到二零一二年。期間他不斷帶領巴團創造新的里程碑,像帶領該團前往梵蒂岡,為同為德國裔的教宗本篤十六演出了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該場演奏會不僅現場有七千人觀賞,更現場轉播歐洲各大主要城市。兩年前他更破例,打破自己向來嚴肅、不茍言笑的作風,首度踏上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片中他所指揮的華格納管弦音樂,有著不同於他以往的音樂處理。錄於二零零九年三月十六日琉森藝術與文化會堂的現場演出,精確卻帶著極高的溫暖和人性,這兩者在華格納龐大的音樂中,都非常不容易達成,但楊頌斯卻能夠穿透層層的技巧障礙,直指音樂的核心意涵。今年正是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創團六十週年慶,在楊頌斯的帶領下,該團被選為歐洲第六大樂團,原因何在,聽曲首的唐懷瑟序曲即可以印證,此曲中楊頌斯以不急不徐的步調來處理,讓管弦樂團中許多的細節得以一一呈現,毫不被華格納所寫的許多繁雜裝飾音形所遮去樂曲主軸或壞了步伐。而「女武神」一曲,盡卸之前的斯文和端莊,換之以粗野和些許的鄙俗,更換來觀眾的喝采。
【收錄曲目】
01.-02.唐懷瑟-序曲與酒神樂
03.-04.羅恩格林-第一和第三幕前奏曲
05.女武神-女武神的騎行
06.-07.諸神的黃昏-齊格菲的萊茵之旅與送葬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