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斯坦:多明哥
伊索德:妮娜.史騰
布蘭戈奈:藤村美穗子
馬可王:雷內.佩普
庫溫瑙:歐拉夫.貝爾
牧人:伊恩.博斯崔吉
年輕水手:羅蘭多.費亞松
帕帕諾(指揮)柯芬園皇家歌劇院管弦樂團
留聲機雜誌:‘多明哥的崔斯坦,是經過他非常仔細的研究過後,再以充滿英雄風格的方式唱出,並以極高度的同理心去飾演,可以說讓他攀上個人歌唱事業的最高峰。但全劇中更出色的則是妮娜史騰的伊索德一角,她以深沉、宏亮且鮮明的音色,加上對於歌詞毫不空洞、極有深度且清晰的演唱,讓人大為讚歎。而帕帕諾則以分毫不差、掌控全體的方式帶領整份指揮。’
「崔斯坦與伊索德」是華格納實現他的音樂與戲劇結合理念的極致,在此劇之前,他曾經嘗試過要在創作中讓戲劇、文字與音樂達到同等的比重,這一理念,在他與叔本華、尼采往來的書信中,都曾一再提及,但是在經過多次的切身實驗後,他決定揚棄這一想法,認為:歌劇之所以能自外於舞台藝術與文學之外的,正在於靠著其中音樂所能夠傳達一種無法經由語言,卻統合所有聆者情緒的特殊力量。有了這一結論後,華格納將自己的總結寫入崔斯坦與伊索德一劇中,靠著音樂,他打算建構出描繪人性中最無法靠言語傳達的情緒張力:那就是愛情和迷戀的不可言喻作用力。也正是這一層體認,讓劇中的「愛之死」一幕那麼的讓人無法自拔,更讓後世的聆者一再傾倒於華格納運用音樂惑人的功力。二十世紀錄音史上存在著多份偉大的「崔斯坦與伊索德」錄音,但是其中多半是以指揮或伊索德的偉大而存在,卻很少有一份是因為其中的崔斯坦而偉大的。這份由多明哥所灌錄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則是僅有的一份。在這份二零零五年才剛完成的錄音中已然六十歲的他,為這個角色帶來了華格納期待了近一百五十年才達成的夢想:由義大利男高音用溫暖的地中海音色來演唱,棄絕了德國男高音太過冷峻的音色,他給了我們一位至情至性的崔斯坦。片中的伊索德由剛在蘇黎士劇院成功詮釋了玫瑰夫人一角的瑞典女高音妮娜史騰來擔任,她年輕而較具活力的聲音,忠實地呈現了伊索德應有的聲音年齡,並在幾個高音C上都非常穩定且教人驚豔。再加上EMI集團中最頂尖的歌唱家:費亞松、博斯崔吉和貝爾等人的助陣,這個卡司在帕潘諾的領導下,給了我們一份難忘且人性化的「崔斯坦與伊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