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充滿創意的製作可以視為紀念韓德爾過世250週年的獻禮。在今年4月14日,全球樂壇都在紀念這位曾經在德國、義大利和英國享受到愛戴的巴洛克作曲家。
這份錄音其實是選自多份Virgin唱片的韓德爾歌劇和詠嘆調錄音所集結成的,藉著序曲、詠嘆調、宣敘調交錯的呈現,整份錄音雖然沒有明確的劇情和角色鋪陳,但卻以一齣巴洛克歌劇的雛形呈現在我們面前。片中我們聽到幾位當今頂尖的韓德爾歌唱家,包括法國花腔女高音德賽、當今音域最高的假聲男高音森席克和雅洛斯基等人,這種將為不同歌劇所寫詠嘆調拼湊在一起的作法,在巴洛克時代其實並不少見,就連韓德爾自己也經常從不同作品借用段落來組成新劇,像片中著名的「任我流淚吧」(Lacia ch’ io pianga)選自歌劇「林納多」,但其實在韓德爾另一部神劇「復活」中就已出現過。另外韓德爾在特殊紀念場合時,還會推出集錦劇(pasticcio),那更是純脆使用自己和其他作曲家的舊作拼湊而成,全然沒有新作。這份選輯的選曲者很細心地考量到前後詠嘆調之間的調性關係,讓我們聽起來幾乎就像是一部從頭到尾沒有冷場、只有華麗花腔、炫技唱段的歌劇一樣,將來自11部韓德爾歌劇和兩部神劇的精彩詠嘆調集結在一起,這些歌劇有些都是近年來才開始有機會被世人聽到的罕見作品,像是「阿蜜尼歐」、「泰西歐」、「費南多」、「戴達密亞」等劇,以往都被視為無法演出的劇作。這齣想像的歌劇,是由法國音樂學家伊凡亞歷山大所構思,他按照巴洛克時代韓德爾歌劇的鋪陳方式,將全劇分成三段,以序曲開場,安排各式詠嘆調、二重唱和最後的大合場在劇中,並將依大致劇情走向,讓劇中氣氛由一開始的樂天、轉向悲情,最後則皆大歡喜。而一些巴洛克歌劇的必要元素,像是一定要有的「瘋狂場景」、「華麗詠嘆調」、以及「自述心情詠嘆調」一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