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音樂繼【莫札特效應】之後,再次為您與您的小朋友精選音樂之父巴哈樂曲【巴哈效應1-4 輯】,藉由真、善、美的音樂帶領我們進入均衡、和諧的人生。
科學研究發現,音樂之父巴哈的音樂具備高度的數學性,這應該和巴哈本身熱愛數學,以及整個理性時代的科學氣氛有關。巴哈藉由平均、切分、對位等數學概念,轉化為音樂,試圖以理性和感性融合的方式,去追尋或彰顯人類的靈性,這樣的音樂結構,使得巴哈的音樂呈現獨特的祥和與神聖的氣質。音樂家馬友友說:我從小學巴哈,從中得到知性、感性與性靈的各種力量。
【巴哈效應1-4 輯】依照樂曲特性,經由專家選取編排,適合0-12歲小朋友聆聽,配合小朋友的階段發展,由簡單而繁複、由小形而龐大,共分為4輯:
建議您可以依照以下的原則選擇聆聽:
1. 依小朋友的年齡選用:
0-3歲可以聽第1輯;2-5歲可以聽第2輯;4-7歲可以聽第3輯;7-12歲可以聽第4輯。
2. 依小朋友的個性選用:
比較活潑的小朋友可以聽第1,2輯;比較文靜的小朋友可以聽第3,4輯。
巴哈的聲樂作品以B小調彌撒曲、聖誕節神曲和耶穌受難曲為最著名。樂器曲則以管風琴為主,在這一方面的成就,後世的作家沒有一個人能及得上的, 此外他還為各種樂器作過合奏曲,他的最大的成就是他的作品『平均律鋼琴曲集』, 又名『前奏曲與賦格曲』,每集包含二十四首,代表二十四大小調,共有兩集, 平均律的理論,經由他的經驗而得以確立,他對鋼琴的另一貢獻是創定鋼琴指法,先運用了大姆指彈琴,因為在他以前,只用四個手指彈琴。所以比同輩的音樂較具「力量」感,對自卑、害羞、退縮,有情緒的小朋友應該有協助與補充勇氣的功能,對過動、不專心的小朋友,可能有些作品會有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