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戴斯培是近二十年來歐美地區最搶手的電影音樂作曲家之一。在這張專輯裡,帕胡德把戴斯培的音樂帶出電影院,重新詮釋讓戴斯培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的《水底情深》、《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為他帶來國際聲譽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以及得到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的《色,戒》配樂,由戴斯培親自指揮法國國家管弦樂團。
除此之外,還有兩部作品是透過音樂來喚起聽者腦中的影像,分別是2018年由帕胡德首演的《航線》,以及協奏交響曲《佩利亞與梅麗桑》。戴斯培與德布西等前輩一樣,都是從梅特林克令人著迷的象徵主義戲劇汲取靈感。2013年首度在法國演出後,戴斯培與帕胡德取得聯繫。當兩人在洛杉磯碰面時,「我告訴亞歷山大,我在他的作品裡發現構思與主題是多麼美⋯⋯很自然發展出合作的念頭。碰巧的是,我一直在尋找常規音樂會模式以外的合作機會。」帕胡德說。
由於音樂需要「重新設計」,帕胡德形容改編電影配樂是一個微妙的過程。但是也能演奏長笛的戴斯培能與他無礙溝通。在《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配樂裡,長笛已經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是《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與《水底情深》的音樂都必須重新思考。而在《色,戒》裡,長笛取代原本小提琴的旋律線。如何在同質性與多樣性之間尋求平衡,擔任專輯藝術監督與錄音製作人的法國小提琴家索雷在專業上給了很大的幫助。
§ 曲 目 §
Side 1
1. 《水底情深》
2.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3. 為長笛獨奏而寫的《航線》
Side 2
1-3 《佩利亞與梅麗桑》協奏交響曲
4. 《色,戒》
5.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