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古樂團成立於2012年,目前是巴黎塞納音樂中心常駐藝術家,曾經被英國《金融時報》肯定他們的表現是「呈現出古樂最好的演出」。但是在這張專輯裡,鋼琴家沙馬尤與卡杜希、小提琴家科努諾娃、大提琴家克萊都是習慣使用現代樂器的獨奏家。兩部作品分別是2017年四月與2018年年初在巴黎塞納音樂中心的演出實況,都是使用一部1892年,也就是貝多芬逝世六十五年以後製造的普萊耶鋼琴。它的音質有一種和古鋼琴相仿的詩情,與島嶼古樂團所使用的古樂器,在音質上有一種很罕見的共存關係。兩名弦樂獨奏家則有使用羊腸弦演出的經驗。
1808年首演的《合唱幻想曲》是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先驅。「我喜歡這部作品傳達出來的人性,以及與第九號交響曲間的緊密聯繫。」埃基爾貝說。與同時首演的三重協奏曲一樣,埃基爾貝都把它視為創新的作品,「對於多種獨奏樂器的協奏曲走向浪漫派風格,開創出一條新的重要途徑。」三重協奏曲是一首為鋼琴三重奏寫的協奏曲,《合唱幻想曲》則是結合人聲獨唱與合唱、交響樂與鋼琴獨奏。「從這一層意義而言,這些作品都是貝多芬藝術的巔峰之作。」埃基爾貝認為。
埃基爾貝特意挑選彼此沒有合作過的獨奏家,期待他們能互相刺激出新的想法。「所有的人都非常高興找到真正的貝多芬精神。這是一次團隊努力的成果。」
§ 曲 目 §
1-2 貝多芬:為鋼琴、合唱團與管弦樂團而寫的《合唱幻想曲》,作品80
3-5 貝多芬:C大調三重協奏曲,作品56